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绘就绿美广州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1日 09:35
2024年10月30日,信息时报推出专题报道——《深耕“五篇大文章”,激发金融新活力》》。本文选取了该专题报道中有关绿色金融的内容,展现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及协会会员单位在“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积极探索。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
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绘就绿美广州新画卷
自2020年12月成立以来,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在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的业务主管下,围绕“广州绿色金融重要服务平台”功能定位,积极构建广州绿色金融“宣传矩阵”“能力建设”“智库支持”和“合作交流”等相互支撑、协同发力的四大特色板块,形成“活动+培训+政策+产品+案例+智库+标准”的综合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促进广州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建设“宣传矩阵” 强化“能力建设”
在构建“宣传矩阵”方面,高质量建设运营“广州绿色金融”官方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累计推送资讯/视频超4700条,成为展示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创新宣传形式,协同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市委金融办、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积极参与广东本土情景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有关绿色金融剧集的制作与播出,向广大市民群众广泛普及、传播绿色金融知识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搭建多视角多维度绿色金融简报、专报、杂志体系,累计编订44期简报、21期专报,按季出版12期全国首个以绿色金融为内容的《广州绿色金融》会刊杂志;建设广州绿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平台,涵盖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上市公司等各类业态,打造成为广州地区绿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的统一窗口。
在强化“能力建设”方面,制作16期《金融大讲堂》“做好广州绿色金融大文章”电视访谈节目,并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及作为广州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培训课程,在绿色金融方面讲好广州故事;开展32期广州绿色金融“3060课堂”系列公益培训,目前超6万人次参与线上学习;联合广东绿金委、南方财经连续3年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征集和推广活动”,累计入围案例130个,在第十三届金交会启动仪式上,由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奎、省委金融办副主任童士清为“2024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的12个代表案例机构进行授牌;联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等高校举办“第一届广东绿色金融创新推广案例分析竞赛”,超300名学生报名;连续4年编制《绿色金融政策法规汇编》《广州市绿色金融产品指南》,2024年收录相关政策134条,发布产品数量突破570个。积极推动企业碳信用体系建设,通过调研座谈会、线上培训会、线下宣讲会等形式,创新和推动企业碳账户融资业务,帮助企业、金融机构进一步了解碳账户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参与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
提升“智库支持” 开展“合作交流”
在提升“智库支持”方面,积极参与推动《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广州市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等各项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出台;成立广州绿色金融专家库,目前共有98名专家,包括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绿色行业组织等多个领域,为广州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等提供参考和支持;每季度发布《广州绿色债券发展报告》,提升广州绿色债券工作服务水平;开展课题研究,牵头制定《绿色金融支持企业评价认定体系》《绿色金融支持项目认定体系》等标准,目前正在制定《企业碳账户融资实施指南》标准,推动相关产品和模式的创新。
在开展“合作交流”方面,联合绿色产业职能部门、绿色行业协会开展“绿色金融支持节能降碳发展”“绿色金融进各区 支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等系列产融对接活动20余场,组织绿色金融论坛及沙龙活动10余场;协助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组织召开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研讨座谈会10余场;组织金融机构赴广州地铁集团、广州水投集团、广州环投集团、广州港集团、金发科技、云韬氢能等绿色企业开展“走进绿企”系列交流会6期,搭建业务交流合作平台;连续四年在金交会上设立“绿色金融助力双碳”展区,多层次多维度展示和宣传广州绿色金融的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果;深入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绿色企业等超过200家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工作组相关工作,联合广州碳交易中心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2024年会活动,推进大湾区在绿色金融成果经验、绿色金融监管合作、标准共建互认、绿色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发展绿色金融,是切实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题中之义。接下来,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将在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围绕“广州绿色金融立法工作”“广州绿色金融系列品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等八大方面,做好广州绿色金融文章,促进广州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绿美广州”建设。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
绿色金融引领绿色转型
绿色金融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9月10日,广东省陶瓷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发布暨银企融资对接会在佛山举行。会上发布了团体标准《广东省陶瓷行业转型金融实施指南》(下称《实施指南》)。该标准是全国范围内针对陶瓷行业绿色转型的首份金融支持省级团体标准,也是广东金融领域促进传统特色行业绿色转型的首份标准文件。接下来,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将在全辖范围推广应用《实施指南》,精准瞄准企业需求,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产品。
此外,该行还立足绿美广东与海上新广东建设,创新“绿色金融+蓝色金融”发展模式,围绕海洋牧场、新型储能、生态治理等领域,开展业务产品创新。
【农业银行广州分行】
擦亮绿色高质量发展底色
今年4月30日,全国首个“气候融担”贷款产品正式发布。农行广州分行宣布投入2亿元授信额度支持“气候融担”贷款产品,助力解决南沙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中小气候友好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碳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全国首个“气候融担”贷款产品受益企业,率先获得了农行首笔贷款100万元。作为南沙区内一家典型的科技型创新企业,其产品的独特优势和创新性正是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农行广州分行与南沙融资担保公司的合作,推出“气候融担”产品,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为绿色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后盾。这种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树立了典范。
农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紧扣绿美广东建设“六大行动”,农行广州分行将持续完善以绿色贷款为主体,绿色债券、碳金融等为支撑的多元化绿色投融资体系。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1960亿元,增量达413亿元。
【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
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为绿色发展增色添彩
近年来,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积极提升“绿色银行”品牌。为切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该行制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州市分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立足新形势下的业务发展,践行绿色金融的业务发展模式,从资源配置、产品创新、机构设置等多方面主动推进绿色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截至今年8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超13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25%。
该行打破“流贷+固贷”的传统思维,积极发展底层资产为投向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的供应链融资,在2023年9月成功推动邮储银行全国首笔15年期有追索权融资租赁保理业务的落地,有效调节了资产期限结构,开辟了供应链授信业务的新通道。
【招商银行广州分行】
奏响绿美“粤”章,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招行广州分行积极践行绿色服务理念,强化绿色发展责任担当,积极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精准识“绿”,制定绿色企业白名单。该行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机制建设,加强绿色企业服务名单制管理,聚焦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节能环保领域等行业;积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融资,通过政府牵头部门、国开行、同业等渠道,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实现“有绿必入库,有绿必服务”的目标。
用心助“绿”,构建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创新体系。该行致力于为绿色企业提供更多长期、低成本、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强化绿色信贷、绿色票据等金融工具创新和应用,提供标的撮合、并购贷款、项目贷款、绿色ABN、类REITs、公募REITs等服务,为绿色资产的“投、管、退”全周期提供综合投融资建议,同时通过绿色贴息降费等手段推动绿色企业发展。
今年8月,该行协助华能集团发行全国首单蓝色碳中和并表型类REITs,并引入超二十家外部投资机构,协同助推债券发行销售工作。项目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华能集团在汕头南澳的海上风电项目。据悉,该项目总装机60万千瓦,布置54台11兆瓦直驱型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年节约标煤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5200公顷,对促进地方能源转型、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该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又一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