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转型金融机遇”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7日 14:43
2022年9月23日,“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转型金融机遇”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共同举办,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转型金融机遇”研究项目的中期成果,并与多位专家学者探讨了大湾区增加低碳转型资金面临的挑战、机遇和重点领域,为引导更多资金支持大湾区的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实现建言献策。
“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和转型金融机遇”研究由世界资源研究所、思汇政策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等多家机构共同合作开展,聚焦工业、道路交通、建筑三个重点领域的减排路径,探索大湾区金融支持转型的潜在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的先行地。粤港澳三地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珠三角九市工业发达,且多个城市尚未实现碳达峰,在低碳转型项目建设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港澳则可以提供优质国际金融资源、引进国际先进经验,为转型金融创新与落地建立良好基础。粤港澳大湾区短期内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碳达峰和低碳转型面临较大压力,对低碳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加大社会资金投入力度,也为迫切转型的高碳行业和寻找优质投资机会的金融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气候与能源部助理研究员黄卓晖在做项目初步研究成果介绍时指出:“在高质量发展这方面,我们跟国际湾区做对比,经济总量上优势明显,但是人均GDP和三产占比偏低,所以预计未来增长还是会有一定增量。能耗水平方面,大湾区整体能耗强度偏高,未来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
本次研讨会上,渣打银行企业部西南区总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徐晖进行了开场致辞。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气候与能源部助理研究员黄卓晖,可持续投资部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李晓真和渣打银行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可持续金融总监孙隽超分别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减排路径”、“粤港澳大湾区转型金融的挑战与机遇”和“深入探讨渣打银行在大湾区的转型融资案例”三个方面发表主旨演讲。
随后,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教授梁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分行副行长仝红亮,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助理肖斯锐,中裕能源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邱天,天齐锂业ESG与可持续发展总监王卫娜等专家围绕“大湾区转型金融面临的挑战”、“政策支持与市场间协调的关系”以及金融工具、融资方式和融资机遇的创新”三方面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