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色金融协会

广州绿色金融协会

广州市修订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政策,重点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1日 15:46  

023年8月31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印发《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修订)》(简称《管理办法(修订)》),对2020年建立的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制度进行了更新修订。

《管理办法(修订)》包含五章25条,主要是为了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普惠金融政策,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贯彻落实《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相关措施,积极发挥普惠机制运行成效,进一步强化对合作银行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支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中小微市场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

绿色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比例提高至65%  

重点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据了解,2017年6月,广州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六年多来,广州积极开展创新,围绕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组织机构、产品服务和区域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培育发展具有广州特色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上半年,广州绿色贷款余额超过9621.94亿元人民币,累计发行各类人民币绿色债券超过1444.68亿元、境外绿色债券15.4亿美元,形成了金融支持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良好格局。广州期货交易所成功上市工业硅、碳酸锂期货和期权,成为我国首批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并获批开展碳期货品种研究;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配额现货成交量超过2.2亿吨,成交额超过60亿元,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首位;南沙获批纳入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在人民银行总行组织的试验区建设成效自评价中,广州试验区连续且全部四次获评第一。有力推动了广州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城市绿色化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为引导普惠机制下的合作银行机构加大对广州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同时加强地方金融扶持政策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衔接。《管理办法(修订)》在原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重点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出:“针对绿色低碳、专精特新、乡村振兴及其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货币政策工具投向的重点领域,或市委、市政府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经主管部门认定,该笔补偿申请的不良贷款本金损失补偿比例可提高至65%并参与补偿计算。重点领域企业的认定工作由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另行组织,以名单制的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

该项政策措施对绿色低碳等重点产业领域补偿比例由50%提高至65%,将极大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放大财政杠杆,同时能够有效解决绿色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动广州市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促进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

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此次《管理办法(修订)》将绿色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比例提高至65%,是作为进一步深化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工作的重要举措,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落地的相关配套措施。

据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黄志海介绍,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已指导会同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开展“绿色企业及项目库评价认定”课题研究,并在前期听取了市相关职能部门、开发区、花都区及银行、融资租赁、国有企业等各部门及机构的意见建议,目前正在推进制定广州市绿色金融支持企业与项目评价认定相关标准。同时,2022年9月,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穗金融〔2022〕28号),提出鼓励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合作银行基于企业碳信用报告等发放绿色普惠贷款,对基于企业碳信用报告的符合条件的不良贷款风险补偿申请加快审批流程,将合作银行运用企业碳信用报告等发放绿色普惠贷款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价加分内容。黄志海表示,协会目前也正在深度参与广州市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健全碳账户体系和碳信用报告使用增量扩面,推动碳账户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深层次运用。


电话:020-83702021
邮箱:gzgfa2020@163.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仁路1号广仁大厦1403室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 . 备案号:粤ICP备20211117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