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色金融协会

广州绿色金融协会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多点开花 为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8日 10:39  

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以更高质效的金融力量为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9月末,广州绿色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29.8%,比各项贷款增速快18.8个百分点。

强化政策激励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集聚

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积极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为广州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活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开辟央行再贴现业务“绿色通道”,对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园林绿化、绿色饲料生产等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优质绿色项目,单列授信额度、评价指标、审批通道和交易场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短期资金周转效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央行评级、银行业机构综合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机制和绿色信贷绩效考核机制,调动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3年1-11月,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为广州绿色低碳领域提供再贴现资金支持合计107亿元,绿色票据再贴现支持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85%。截至2023年11月末,广州金融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碳减排贷款237亿元,惠及企业432家,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32万吨。

强化创新引领

精准匹配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需求

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将环境权益纳入抵押担保品和保险保障范围。推动金融机构将水稻碳汇、草地碳汇、竹林碳汇、海洋贝类养殖碳汇、林下种植中药材碳汇、茶林碳汇纳入合格抵质押品范围,创新推出并落地一系列生态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产品。指导金融机构加快生态公益性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碳排放权抵押贷款、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绿色项目特许经营权质押贷款等绿色信贷创新模式的落地和推广。支持保险机构在能源、建筑、交通、制造等领域开展业务,提供建筑工程一切险、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等绿色保险产品,推广安全生产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等产品。推动金融机构将碳排放强度及碳减排量等碳信用信息纳入差异化授信审批决策流程,推出并落地贷款利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或碳减排量挂钩的“碳惠贷”“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碳减排挂钩贷”等系列转型金融产品,帮助高碳排放、高污染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银行机构设立绿色支行、气候支行、零碳网点等,将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到经营管理、业务拓展各个环节。

强化联动发展

构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多元金融业态

推动广州金融机构加强联动创新,在绿色债券、绿色股权、绿色保险、绿色期货、绿色融资租赁、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方面大力探索,形成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多元化金融业态。如,农业银行广州分行联动农银投资支持“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混改引战”项目股权投资10亿元,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创新“绿色租融保”产品,通过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引入建行海外分行低成本资金支持绿色出行;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广州分公司合作推出了针对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的保证保险。广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拓宽绿色资金来源渠道。广发证券支持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万联证券支持广州地铁分别成功发行绿色公司债券;万联证券助力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设立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兴业银行广州分行支持南网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广州地铁在境外发行绿色认证公募美元债等。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支持金融机构推出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绿色碳链通”业务、基于绿色(碳减排)票据认证机制的绿色票据贴现业务等创新产品。

在广州金融系统的共同努力之下,广州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现多项全省或全国首创。广州金融机构落地全国首单碳排放权质押跨境融资业务、全国首单绿色及可持续存款跨境联动业务、全国首单“三绿”资产支持票据、全国首单绿色金融支持生猪养殖“保险+期货+银行”项目、国内首笔针对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的保证保险、全国首单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粤港澳大湾区首笔境外发行的绿色认证公募美元债等,广州征信机构发布全国首份标准化的企业碳信用报告,广州金融机构建成“碳中和网点”数量排名全省首位。广州绿色债券余额3659亿元,居省内各地市之首,占全省绿色债券余额的62.7%。


电话:020-83702021
邮箱:gzgfa2020@163.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仁路1号广仁大厦1403室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 . 备案号:粤ICP备20211117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