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色金融协会

广州绿色金融协会

中研绿金院正式发布全国首个企业碳风险评级管理工具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15日 17:24  

重磅发布


2021年10月13日,由南京市江北新区、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主办,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承办的“数字金融服务创新论坛”在南京举办。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作为受邀单位参加论坛,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企业碳风险评级管理工具” (Carbon Risk Rating Management Tools, CRRMT),并成功与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南京银行总行、紫金农商银行总行、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建设银行南京分行、中国银行南京江北新区分行签订首批合作协议。


何为工具


“企业碳风险评级管理工具”是一套采用多维度综合评分方法,从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经营、管理等方面,围绕企业的碳排放、碳减排、碳强度、碳敏感、碳管理、气候风险等六个维度衡量企业BGS(Black-to-Green Score),并对比行业前沿面后,形成企业碳风险评级评价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工具。它适用于国家全部重点关注行业和其他通用行业。

 


 

2.jpg


“工具”的诞生背景


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2021年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对促进双碳目标、应对气候风险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计划,即: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减排效应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扎实推进碳排放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评价等。这些政策的落地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数据支撑。


另一方面,企业若要实施零碳转型,也需要数据支持。有了量化的碳表现数据,企业才可更精准地衡量高碳有多高、低碳有多低,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优化措施。


在一系列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催生下,企业碳风险评级管理工具横空出世,将虚无缥缈的碳变为可计量的数字和等级,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工具的优势


中研绿金院基于24+1企业碳风险评级和行业企业碳风险评价指南与标准,通过数据采集与验证,分类整理和计算BGS数值,再到前沿面建立和比照,最终形成十个碳风险评价等级。该过程依托于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标准体系ZYB,基于包括发电、电网、钢铁、化工、电解铝、镁冶炼、平板玻璃、水泥、陶瓷等行业的24个独立的评价指南,和1个泛用型企业碳风险评价指南,以及专门的碳风险评价标准开展评价。ZYB源自于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IPCC、ISO等国家与世界标准,与权威标准同步,确保计量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CRRMT目前对每个行业采用正态分布形式按百分比划分等级,风险表现高的还将与行业性的表现相对照。目前指标体系涵盖6个维度,超过12项评价指标,全面衡量碳排放领域、管理领域、效率领域、行业风险等多个维度,与企业实际经营效益高度相关,不仅关注总量变化,更关注企业对经济和环境的同步贡献变化,相比于直接要求减排,维度更多样,评价更科学。


论坛现场展示了四个不同行业企业运用CRRMT进行碳风险评级的结果,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发电企业、陆上交通运输企业、煤炭生产企业。事实证明,每个特定行业的企业表现各不相同,总体碳风险情况和各个细分部分也存在差异,合理运用碳风险评级管理工具能够把原本很难描述和表达的企业碳风险、碳表现情况直观地描述出来。



应用展望


未来,企业碳风险评级管理工具体系将主要用于三个场景:一是为金融监管部门、产业协会提供在碳减排支持工具、再贷款、再贴现工具运用,以及行业性碳表现提升举措设计等方面的视角和锚点;二是为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观察点,便于进行差异化FTP定价、差异化内评法项下资本占用、差异化绩效考核等管理,以及特定授信、风控流程,并且可以与定价模型进行无缝对接;三是为综合性评级公司和绿色金融评估认证公司提供碳表现的补充信息,完善评价体系。当然,该工具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中研绿金院仍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与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共同开发“企业级碳风险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整合碳风险评级信息录入,评级结果查询与分析,方法查询,风险预警,“双碳”咨询等服务,为应用端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未来还将会推出移动端等更多数字化工具。


电话:020-83702021
邮箱:gzgfa2020@163.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仁路1号广仁大厦1403室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 . 备案号:粤ICP备20211117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