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首批13个绿色建筑前置信贷认定项目签约落地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3日 08:51
央视网消息,5月19日,河北雄安新区首批13个绿色建筑前置信贷认定项目共计133亿元的信贷签约投放,涉及雄安新区商务服务中心等多个绿色建筑,面积1032万平方米,每年可减碳30.96万吨。按已发放贷款133亿元测算,每年帮助企业节约财务成本3990万元,15年节省6亿元;目前此项政策填补了国内绿色建筑信贷政策的空白。
据了解,此前传统银行政策制度中对绿色建筑认定滞后于绿色建筑货款的审批和发放,导致建设期投放的绿色建筑贷款无法及时享受绿色信贷差别化优惠政策。为此雄安新区管委会和人民银行针对建设单位、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建筑时存在的痛点难点,联合创新出台了《雄安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建筑发展前置绿色信贷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将绿色建筑的行政审批和信贷认定协同前置,有效降低了项目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了市场主体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绿色建筑”是什么?“绿色建筑贷款”发放范围是什么?“前置绿色信贷认定”内涵是什么?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对《办法》进行解读。
《办法》当中,所称“绿色建筑贷款”是指金融机构面向雄安新区范围内,发放给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专项用于承建规建部门认定为绿色建筑项目的贷款。服务于绿色建筑项目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贷款,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要求的,纳入绿色信贷管理范畴;符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要求的,纳入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管理范畴。
该负责人表示,“前置绿色信贷认定”是指为支持雄安新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信贷投入和绿色建筑认定期限错配问题,使绿色建筑项目及时享受绿色信贷差异化优惠政策,将绿色建筑贷款的绿色信贷认定环节前置至项目建造阶段。
绿色建筑信贷对标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及雄安新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功能定位
此外,《办法》提出,绿色建筑信贷重点支持领域为近零能耗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绿色建筑、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装配式建筑、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物流绿色仓储、绿色建造、绿色建材、绿色建筑施工、建筑节能服务等属于绿色建筑范畴的项目。
近零能耗建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提高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更是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舒适生活的需求,包括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
关于绿色星级建筑,《办法》提出,新建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达到国家、省和雄安新区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既有居住建筑改造达到一星级及以上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标准,既有公共建筑改造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