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色金融协会

广州绿色金融协会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发布《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2022)》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13日 09:08  

2022年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发布《广东省金融运行报告(2022)》。

《报告》指出:广东省以夯实绿色金融“五大支柱”为重点,多措并举推动广东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纵深发展。 

一、强化绿色金融发展的总体工作布署。统筹谋划“以广州绿色金改试验区为中心点、以粤港澳大 湾区为核心圈、以粤东西北地区为外围圈”的“一点两圈”绿色金融发展思路,推动全省绿色金融差异 化协同发展。将发展绿色金融写入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重大规划文件,形成了有利于 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二、推动绿色金改试验区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花都区、开发区出台并落实“1+4”“金融 十条”等绿色金融专项配套政策,绿色发展奖励资金累计兑现超 6 亿元。金融机构在穗设立绿色支行、 绿色金融事业部、气候支行等 26 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广州期货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等碳金 融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有序探索建设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广州南沙区加快申报全国首批应对气候变化投 融资试点、花都区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实验室。 

三、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和灵活运用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在再贴现总额度中单 列优先满足绿色票据贴现的额度。修订发布《广东省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实施细则》,按 季对 138 家法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央行评级、广东省银行业机构综合评估。 

四、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依托“粤信融”平台,建成并完善集绿色项目申报、融资对接、 财政奖补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绿穗通”系统。建设绿色科技型企业的技术翻译系统—“绿融通”系统, 有效解决银企在绿色技术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人民币 跨境结算业务,便利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广东省碳市场交易。 

五、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参与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等两项 国家层面绿色金融标准研究编制工作,并推动率先在广东省落地实施。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标准、基于 林业碳汇的生态补偿机制、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指南、低碳评级等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标准在全省落地实 施、复制推广。 

六、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绿色信贷方面,创新推出“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绿色电桩融” “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环卫贷”等 40 多个绿色信贷产品。绿色债券方面,广东省企业发 行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全国首单挂钩碳市场履约债券、全国首支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全国首 支碳中和乡村振兴绿色中期票据。

七、有序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大湾区内地 13 家法人银行机构试点联合开展环境 信息披露,将试点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在“粤信融”平台集中挂网、公开发布,打造了国内首个由区 域统一组织、集中公开展示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目前,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按照“先 试验区、后大湾区、再全省”的路径稳妥有序地开展。

八、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金融支持力度。广东省落地了全国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 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首单“碳账户+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绿色碳链通”融资模式,发布了《广 东金融业落实碳中和行动目标倡议》,建成全国首个金融机构“零碳网点”,目前全省“零碳网点”达 46 个,累计完成 5287 吨二氧化碳抵消。

九、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大湾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成功在香港发行美元绿色债券,大 湾区风力发电企业发行澳门市场首笔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联合澳门有关方面制定并发布《内地非金融 企业赴澳门发行绿色债券流程参考》,获澳门金融监管局官网转载,为内地更多非金融企业到澳门开展 跨境绿色融资提供政策参考和操作指引。成立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并成功举办 2021 年年会,进一步发 挥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研究、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 

电话:020-83702021
邮箱:gzgfa2020@163.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仁路1号广仁大厦1403室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 . 备案号:粤ICP备2021111744号-1